?
内刊精选
杂志简介
内刊精选
杂志风采
征稿启事
365滚球网 南充市企业家协会
电话:0817-2333675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科巷118号

内刊精选

南充市“十三五”丝纺服装产业转型发展对策建议
2015年11月23日        作者:市经信委        点击:199次

    丝纺服装产业是南充传统优势和出口创汇产业,涵盖了丝绸、棉纺织、服装、鞋类、化纤及其它五大类,基本形成了桑、茧、缫丝、织造、染整、生产加工、出口贸易、丝绸文化旅游等“农工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期间,如何推动我市丝纺服装产业转型发展尽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效是当前必须抓紧研究谋划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南充丝纺服装产业历史悠久,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绸都”城市。2013年被四川省规划为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蚕桑丝绸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是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成遂南达“纺织走廊”的重要节点、全国唯一丝绸类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2014年丝纺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90亿元,占四川省的1/5,丝绸总量、服装产能均居四川省第一,是国内最大的真丝绸生产基地。
    (一)产业基础。全市桑园面积达100多万亩,桑树13.2亿株,拥有省级蚕桑基地县5个,蚕桑基地乡镇50个,蚕种场4个(其中省属3个),省蚕研所1个,中等蚕丝学校1所。2014年产茧量达1850万公斤,规模以上丝纺服装企业72户,从业人员4万余人;实现销售收入252.5亿元,利润17.3亿元,入库税金5.4亿元,出口创汇6.2亿人民币。
    (二)生产能力。拥有环锭纺28.5万锭、气流纺2000多头、丝织机3084台(箭杆织机400台)、缫丝机10.5万绪(自动缫5万绪)、织布机2418台,其他设备3000余台(套),具有年产各种丝3000吨、丝织品2亿米、棉纱5.8万吨、棉布1.5亿米;各类丝纺制品炼印染年加工1.9亿米、印花7000万米、染色4200万米、加工服装1000万件和床上用品110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
    (三)创新能力。现有丝纺服装国家技术中心研究室1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5个,拥有丝纺产品自主品牌16件,其中丝绸类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华老字号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国家高档丝绸标志产品3个,获得国、省发明专利20余项。
    (四)承载平台。9县(市、区)园区内都布局了众多丝纺服装企业。特别是建成了高坪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仪陇光华制鞋产业园3个特色专业园区。
    (五)运行情况。主要有纺织业、服装服饰业、皮毛制品和制鞋业、丝纺工艺品制造四大行业,经济总量占全部丝纺产业的99%。2014年总体呈现“占总量53%的纺织业保持平稳运行,同比较快回升;24%的服装服饰业低速增长,同比大幅回落;14%的皮毛制品和制鞋业生产小幅回落,效益明显回升;8%的丝纺工艺品制造生产转负为正,效益总体向好”发展态势。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南充丝纺服装产业经历了加入WTO以后的贸易壁垒、人民币不断升值、周边国家崛起以及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各种因素冲击,进入了发展疲软期,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一)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一是增速大幅回落。规上丝纺企业工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173.3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236.4亿元,净增63.1亿元;而2010年丝纺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为37.5%,2014年仅有2.9%。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8%,略有回升。二是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从2011年到2013年累计退出规上企业仅为8户,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有13户,占现有丝纺企业总量的18%。三是产品存货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市丝纺企业存货达13.06亿元,同比增长17.2%。
    (二)整体配套能力不强。虽然全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链,但前些年在企业、项目引进时大多考虑招引成功、顺利签约,造成全市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整体配套能力不强。如服装行业所需的花边、服饰、刺绣等配套企业较少;制鞋企业所用的鞋材全部依靠从外地购买;家纺生产企业特别是富安娜生产的床上用品所需的原料坯布都是从山东、浙江等地购买,既增加生产成本,又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印染企业明显偏少,大多数丝纺服装企业产品主要靠外地(如苏杭等地)印染。而生产化纤类的企业只有4户,且规模不大,产业用纺织品、新兴纺织品(如碳纤维、竹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不锈钢纤维等)的生产企业明显缺乏。还有茧丝原料严重不足、质量较差,2014年产茧量1850万公斤较2006年减少63%,每年50%以上的原料缺口需要外购。
    (三)技改创新投入不足。总体呈现国省项目专利、合作项目等品种结构单一,初级产品产值占全行业的70%,而服装、家纺用品、旅游制品等仅占全行业的30%。尤其是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不强,尚无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虽建有专业的丝纺服装产业园、制鞋产业园,但整体布局相对分散,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再加虽有部分企业已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电子商务,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产品在网上拓展市场效果不佳。
    (四)服装设计人才缺乏。虽然我市有西华师大、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等院校及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也开设了一些创意设计方面的课程,部分企业也与院校、协会进行合作,但大部分的设计人员所设计的产品还处于中低端。特别是引领潮流的高端产品的创意设计人才,如服装设计师、面料设计师、花样图形设计师等人才更是严重缺乏。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为产业转型升级明确发展路径和目标。坚持立足深入推进的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大格局,结合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科学编制《丝纺服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进一步发展完善丝绸、棉纺织、化纤、交织混纺、新兴纺织工艺等纺织品生产基地为主导,以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为抓手,力争在引进完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条链”上实现实质性突破,夯实打造“西部丝绸文化名城”基础。
    (二)强化对外经济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提高配套能力。一是进一步强化产业薄弱环节、增强配套能力、盘活现有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对外经济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创造有力条件。二是围绕省政府制定的“一带一路”战略和“251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鼓励南充丝纺服装企业发挥外向型产业优势,引导企业抱团“走出去”,大力拓展产品市场,打造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三是加强与法国、广东、苏杭等国内外纺织业发达地区的开放合作,强化本地丝纺服装企业的就近就地配套能力,采取产业联盟、技术合作、引资嫁接等多种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盘活现有资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结合晟达新材料项目的建成投产,尽快规划建设“南充化纤纺织园”,打造完整的化纤纺织品生产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根据服装行业、制鞋行业发展现状,承接和引进一批知名的服装面料、花边、装饰、鞋材等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促进转型升级。另外,还要围绕我市丰富的蚕桑、竹等天然资源,研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蚕桑、竹纤维等新兴环保性纺织产品。
    (三)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集约集群发展动力。重点培育以依格尔、金富春、长荣丝绸等为龙头的丝绸面料生产企业,以富安娜、依格尔、主龙布艺等为龙头的家居家纺生产企业,以嘉美印染为龙头的棉纺织品生产企业,以绮香纱、银河地毯、丝绸公司、顺成纺织为龙头的丝绸工艺品生产企业,以展登服饰、鑫原羽绒、六合集团等为龙头的服装加工企业,以龙运鞋业、尚志鞋业、登祥鞋业为龙头的制鞋企业,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加快打造高坪都京丝绸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家纺旅游制品及床上用品产业集群和仪陇光华制鞋产业集群步伐,强化集约集群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切实运用互联网思维,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制造营销水平。一是加快推动互联网与丝纺服装产业融合,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生产设备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水平。着力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生产各环节紧密协作,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技术,将家纺家居产品与外加电子智能元器件相结合,形成社会需求的智能家纺家居产品。全力推进服装、制鞋的个性化定制的新型制造模式,依托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定制平台与用户实现深度交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碎片化、个性化需求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逐步完善企业个性化产品数据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围绕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拓宽产品渠道,积极引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分销体系,采取联盟发展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直营店+专柜的销售模式,改进品牌推广、营销方式、支付结算、售后服务等环节,以电商新型业态促进线下生产与销售,加快完善电子商务生态圈,打造电商集聚地。
    (五)推进产业平台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持续健康发展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快高坪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工业园和仪陇光华制鞋产业园的建设,同时依托晟达新材料项目,规划建设“化纤纺织园”,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着力形成经开区的化纤纺织产业集群、高坪都京丝纺服装产业集群、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家纺旅游制品及床上用品产业集群和仪陇光华制鞋产业集群。二是进一步加强现代工业物流体系建设,在专业园区统一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大数据平台,集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为一体,逐步从单一的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物流发展为集生产管理、信息、仓储、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等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三是设立丝纺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产业转型发展过程所涉及的技术改造、创新、研发、市场开拓等给予专项扶持。引进一批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如上市企业孵化中心),引导企业通过中介服务机构走出去,进入新三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加快推进南充中法丝纺服装产业联盟、中丝集团及省内外丝纺服装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我市工艺美术行业等行业中介作用,建立我市纺织服装创新设计研发平台,大力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引导企业开展专业化设计、网络协同研发、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充实南充丝绸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南充丝绸”、“百年六合”等品牌价值,着力打造中国西部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西部绸都纺织品交易中心及中国西部(国际)丝绸服装博览会,为重塑南充绸都辉煌,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作者:南充市经信委 张小玲 胡晓勇 王治权 朱光俊 责编:宋先钧)

顶部 | 关闭

关于企联 | 企联新闻 | 政策法规 | 南充企业界 | 联系我们 | 留言信箱 | 活动展板 | 企联会长 | 在线留言 | 优秀企业家 |

版权所有:南充企业联合会 CopyRight 2010-2015 (C)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41646号-1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_mail:ncqylhh@126.com